摸鱼儿
[金朝]: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隻是舊家兒女。
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香奁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
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卧風雨。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 元好问的诗(549篇) 〕
唐代:
张南史
草,草。折宜,看好。满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每逢南北离别,
乍逐东西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草,草。折宜,看好。滿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青千裡遙,怅怅三春早。每逢南北離别,
乍逐東西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宋代:
曹彦约
入幕曾沾禄,之官始问津。边城甘冷淡,世路识艰辛。
责重杯柈省,公馀简册频。先人清白意,百世尚书绅。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
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
汪东
南畦北垄青无际。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叶长儿孙,瓜豆缠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农家一语味深长,只有懒人无懒地。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抛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隻有懶人無懶地。
明代:
郑潜
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毂,小隐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宋代:
洪适
披山凿道何崄巇,上摘星汉摩虹霓。七襄终日往曾问,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驭已排萝蔓去,下车不复烟云迷。举头此际长安远,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