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望水
[唐代]: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首句“鸟啼花发柳含烟”,诗人便点出了此时其身处的美好风光,可是风光大好,诗人却在下句用了“抛却”,这则点明了,诗人此时带愁,无暇眷顾风景,这同时也衬托出诗人的愁,点明诗人的遭遇,是不堪看呀。后二句,应该是虚写,诗人开始去眺望故乡,想着何时故乡才能迎来他的这一只归船,看到这里,我们就全明了,诗人愁之来源,是身处异乡而不得归也。
唐代·顾况的简介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 顾况的诗(211篇) 〕
宋代:
刘敞
我醉阙门外,卧备东藩臣。君从天上来,秀色落青云。
留连三日语,多得所未闻。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
我醉阙門外,卧備東藩臣。君從天上來,秀色落青雲。
留連三日語,多得所未聞。僻陋不自知,喟予久離群。
清代:
成鹫
天外三更来鹤神,老翁白发参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两人。
海印乍生虚室白,谷风不动明窗尘。兴来策杖入云去,极目莽苍何处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清代:
屈大均
寡妇得丹穴,礼抗万乘君。百尺怀清台,煌煌巴水滨。
丈夫无货财,为德将何因。观时得权变,白圭诚智人。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台,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财,為德将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
:
李昌祺
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
去路缘青海,行营驻白沙。单于争慕义,不用李轻车。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内臣金镂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争慕義,不用李輕車。
明代:
释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遥十里松。偶逢犊鼻叟,同听石溪钟。
骤雨不出谷,晴云隐乱峰。忽然残照起,犹见金芙蓉。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裡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雲隐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