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王司马先生
[明代]:王廷相
海山先生达者流,谢却尚书百不忧。都人争惜大司马,先生喜得逍遥游。
君不见汉家贵盛称杨氏,四业五公照青史。未央出入剑履尊,一语回天山可徙。
当时气焰何矫矫,如今寂寞安足道。华阴山下司徒坟,石马荒凉满秋草。
海翁海翁从古然,四时之序恒推迁。未老身閒此真乐,急流勇退称高贤。
穷亦不足悲,达亦不足喜。白日入地还上天,蛟龙能潜复能起。
挥手浮云且归去,莫向人间问前路。屐齿高跻岱岳峰,钓竿閒挂扶桑树。
扶桑海岸是君家,仙人常驻五云车。为予寄讯洪厓子,早晚相期凌紫霞。
海山先生達者流,謝卻尚書百不憂。都人争惜大司馬,先生喜得逍遙遊。
君不見漢家貴盛稱楊氏,四業五公照青史。未央出入劍履尊,一語回天山可徙。
當時氣焰何矯矯,如今寂寞安足道。華陰山下司徒墳,石馬荒涼滿秋草。
海翁海翁從古然,四時之序恒推遷。未老身閒此真樂,急流勇退稱高賢。
窮亦不足悲,達亦不足喜。白日入地還上天,蛟龍能潛複能起。
揮手浮雲且歸去,莫向人間問前路。屐齒高跻岱嶽峰,釣竿閒挂扶桑樹。
扶桑海岸是君家,仙人常駐五雲車。為予寄訊洪厓子,早晚相期淩紫霞。
唐代·王廷相的简介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 王廷相的诗(164篇) 〕
宋代:
释祖钦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
夜半正明还不露,金刚脑后铁昆仑。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将事理分。
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後鐵昆侖。
明代:
胡应麟
紫骝何处系垂杨,菡萏初分太液长。十万红妆齐衒色,三千彩袖各飞香。
游童戴叶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画航。最是夜来添怅绝,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骝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怅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宋代:
陶梦桂
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
晚境喜无干己事,故人远寄歇心歌。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幹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
宋代:
穆修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闲云鬓叶轻。
莫把姑苏远相比,不曾亡国祇倾城。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閑雲鬓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
陈益稷
哲人萎矣栋梁倾,回首西风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过客短长亭。
手扶红日名犹在,身就黄粱梦不醒。记取汾阳旧勋业,紫薇留种继芳馨。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勳業,紫薇留種繼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