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木屋的近义词(mù wū)
单调的近义词(dān diào)
贮藏的近义词(zhù cáng)
费用的近义词(fèi yòng)
前面的近义词(qián miàn)
滔滔不绝的近义词(tāo tāo bù jué)
趋势的近义词(qū shì)
垃圾的近义词(lā jī)
容貌的近义词(róng mào)
体味的近义词(tǐ wèi)
红色的近义词(hóng sè)
楚楚可怜的近义词(chǔ chǔ kě lián)
拚命的近义词(pàn mìng)
内里的近义词(nèi lǐ)
造成的近义词(zào chéng)
河边的近义词(hé biān)
岑寂的近义词(cén jì)
合力的近义词(hé lì)
恰似的近义词(qià sì)
停止的近义词(tíng zhǐ)
外表的近义词(wài biǎo)
盘算的近义词(pán suàn)
恶人的近义词(è rén)
查看的近义词(chá kàn)
恋恋不舍的近义词(liàn liàn bù shě)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bù xiàng不像
- gǎn lì感励
- qiáng dōng yǐn墙东隐
- jué míng决明
- chōng jì冲寂
- xiāng kè香客
- huǒ lì diǎn火力点
- bái jīn白金
- quán nián全年
- nèi mìng fù内命妇
- léi mén雷门
- shēn huà深化
- kàng gān rǎo抗干扰
- tóng shēng童声
- zhòng tóng重同
- tóng xiàng铜像
- cùn cǎo寸草
- jū zhù居住
- dēng tú zǐ登徒子
- chū bù初步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sè tiān色天
- mín zhèng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