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沾背的成语故事


汗出沾背

拼音hàn chū zhān bèi

基本解释沾:浸湿。汗水沾湿了脊背。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汗出沾背的典故

西汉时期,孝文皇帝经常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生计问题,他在朝上问右丞相周勃说:“国家一年的刑事案件判定了多少件?”周勃如实回答不知。皇帝又问周勃:“国家一年的钱谷开支多少?”周勃又说不知,惊恐得汗出沾背,惭愧不能应对。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汗出沾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半途而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轻而易举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狐群狗党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穷途潦倒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处实效功
繁文缛节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