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及枯骨的成语故事


泽及枯骨

拼音zé jí kū gǔ

基本解释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泽及枯骨的典故

周文王到野外巡视,见路边有枯骨,于是叫手下人掩埋。左右人不解,就说谁家的枯骨就该他后人来掩埋。文王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我固其主矣。”天下诸侯听说周文王泽及枯骨之事,纷纷表示效忠。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泽及枯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体恤入微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起兵动众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废书而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风俗人情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